首页
产品中心
资讯动态
帮助中心
生态合作
律师入驻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APP下载
登录
免费注册
热点跟踪>详情页>

正义之路:以理性而非暴力回应司法裁决——悼念王佳佳法官

2024-08-14 00:00:00



法官遇害事件

图片      


近日,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发布一则通报,8月7日傍晚,郾城区法院王佳佳法官被犯罪嫌疑人党某某行凶报复,不幸遇害。


据法院通报称,行凶者系王佳佳法官所经办的一交通事故侵权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因判决结果未全部支持其诉讼请求,党某某心生不满,便携带凶器,蓄意潜入法官居住小区的地下车库,伺机作案。在杀害王佳佳法官后,党某某逃回家中,畏罪服毒。


目前该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经送医治疗后已无生命危险,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悲剧却非孤例



法官秉公判案,却被恶意报复以至失去生命,这一起不幸事件令所有人闻之痛惜,扼腕不已。对于党某某残忍的犯罪行为,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然而这般悲痛的事件,却并非孤例,近年来屡有发生:


2016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审判员马彩云被当事人枪杀身亡。其中一名歹徒李大山是马彩云审理的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的原告。


2017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傅明生在其住所遭歹徒持刀杀害,凶手龙建才系22年前傅明生所经办的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


2020年10月,哈尔滨市双城区法院法官郝剑因承办的一起离婚案件被告对判决结果不满,遭报复杀害。


2021年1月,湖南省高院法官周春梅不徇私情、拒绝人情干扰,惨遭报复杀害。


甚至不仅涉及法官,代理案件的律师也曾多次成为暴力与恶意报复的受害者:


2019年4月,广东律师吴伟明因当事人庭后被对方殴打,上前劝阻却遭追打,致髌骨粉碎性骨折。


2021年9月,武汉律师薛伟幸因代理的案件胜诉而被败诉方报复,遭枪击身亡。



个别戾气弥漫的恶劣案例,所带来的这种"问医不成就暴力伤医,对判决不满就暴力杀害法官、律师"的极端现象,不仅令人悲愤,也引人担忧。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恶性犯罪 绝不姑息



纵观以上事件,引起这些犯罪嫌疑人杀意的起因案件,大多不是大案、要案,多数情况中案件标的额不高,其中的争议可能也并不特别复杂。


这恰恰体现了他们很可能对法律缺乏基本了解,也许认为将事情搬上了法庭,法官就必然能满足他们的诉求,否则就疑心“司法不公”。这种心态也反映了其多数性格偏激、对法律毫无敬畏之心。


同时,他们对诉讼程序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旦结果不尽其意,不会通过正确的救济途径主张诉求,而是企图以暴力方式挑衅法律权威,最终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这是法治社会所绝不容许的。



明晰救济途径 多管齐下治理



面对自己不能接受的判决,所有人都应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诉诸暴力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民事诉讼有多种救济途径,就如本次事件,当事人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哪怕是生效判决,如果认为确有错误,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即便是刑事案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有上诉权。这些都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正当权利。


此外,对于如何减少、杜绝这些恶性事件再次发生,也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让人们了解法律程序和救济途径。其次,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透明度,让判决过程和理由更加公开、清晰,增强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再者,加强心理辅导,在法院设立心理咨询室,为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时,加强司法人员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伤害司法人员行为的惩处力度,并加强法院安保措施。


最后,改善社会氛围,培养理性、宽容的社会氛围,鼓励通过合法、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


结语

 


法治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暴力绝不能成为挑战司法权威的工具。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法治的尊严,用理性和智慧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法治社会。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正义之路不被暴力玷污,让每位法律工作者都能安心履职,让每位公民都能在法治的庇护下安居乐业。以此,作为对逝者的最好纪念。

-完-



相关知识
裁判观点 第116期 | 一文速览最新发布3批典型案例及5条裁判要旨 一图读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引》 从“红老头事件”看偷拍传播隐私视频的罪与罚丨裁判规则汇总 Clio以10亿美元收购法律数据公司vLex;“上下文工程”成AI新热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Top100人才榜单丨法律科技简讯 2025年法律行业报告(法律行业财务健康)丨会计软件与案件管理系统集成能否成为新趋势?
得理产品
得理法搜
查看更多
法律数据新一代智能引擎
得理律助
查看更多
专为律师打造的智能助手
得理法问
查看更多
"AI+律师"一站式法律服务

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律师入驻

得理产品

  • 小理AI
  • 得理法搜
  • 得理律助
  • 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 咨询热线:0755-26907610
  • 投稿邮箱:admin@delilegal.com
  • 公司地址:
    深圳市丨南山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2层201、210、211室
得理公众号
得理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24 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9348号
粤ICP备18045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