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中心
资讯动态
帮助中心
生态合作
律师入驻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APP下载
登录
免费注册
动态资讯>法律科技>详情页>

“两高一部”发布《意见》首次将 AI 滥用纳入“帮信罪”打击范围;静安“法律AI护航出海”活动首发涉外法律AI产品丨法律科技简讯

2025-08-04 00:00:00


本期法律科技简讯速递


政策动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 “两高一部”发布《意见》,首次将 AI 滥用纳入“帮信罪”打击范围

产业动态

  • 欧盟《AI 法案》通用模型义务正式生效,合规进入实操阶段

  • 特斯拉因 Autopilot 致命车祸被判赔偿2.43 亿美元,特斯拉将上诉

  • 上海静安举办“法律AI护航出海”主题活动,首发涉外法律AI产品

  • 2025WAIC法律科技创新应用生态论坛举办,聚焦AI与法律的融合实践

  • 全球科技巨头掀起AI军备竞赛,2025年资本支出超3440亿美元

观点报告

  • 杨茜:法律AI是企业全球化的“数字铠甲”

法律适用

  • 海南省网信办举办《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宣讲会,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政策动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国务院总理李强于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并要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通过开放应用场景等方式,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意见同时指出,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强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并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两高一部”发布《意见》,明确利用 AI 技术帮信等犯罪将严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 7 月 28 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明确,利用“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施“跑分”、刷单、虚假交易等行为,并达到相应数额标准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意见旨在应对网络犯罪的新变化,为司法实践提供统一、明确的法律适用标准。

这份司法文件的出台,是中国司法系统应对技术驱动型犯罪演进的一次关键“补丁”,其核心在于将法律的规制能力延伸至人工智能滥用的新领域,并对现有执法标准进行了精细化调整。

此前,利用 AI 技术进行虚假内容生成、流量造假等行为,在法律定性上存在模糊地带。《意见》通过明确将“深度合成”、生成式 AI 等技术手段列为可构成“帮信罪”的行为方式,填补了法律空白。这为打击利用 AI 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水军、虚假宣传等黑灰产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标志着对 AI 技术滥用的刑事治理进入新阶段:首次将 AI 滥用纳入“帮信罪”打击范围。






产业动态

欧盟《AI 法案》通用模型义务正式生效,合规进入实操阶段



自 2025 年 8 月 2 日起,欧盟《AI 法案》第五章中针对通用人工智能(GPAI)模型提供商的特定义务正式生效。为配合实施,欧盟委员会在 7 月下旬密集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包括《GPAI 模型义务范围指南》、《GPAI 实践准则》以及强制性的《训练内容摘要模板》,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这将为市场上的人工智能系统带来更多的透明度、安全性和问责制。这些规则意味着有关如何训练AI模型的更清晰的信息,更好地执行版权保护以及更负责任的AI开发。



特斯拉因 Autopilot 致命车祸被判赔偿2.43 亿美元,特斯拉将上诉


8月1日消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联邦陪审团裁定,特斯拉公司应对 2019 年一宗致命交通事故承担部分责任,需向受害者支付总计约 2.43 亿美元的赔偿金,包括约 4300 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特斯拉承担 33%的责任)和 2 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事故中,驾驶员 George McGee 承认因分心驾驶导致车辆失控,但陪审团认定,特斯拉的 Autopilot 技术存在缺陷,且其命名具有误导性,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判决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产品责任诉讼的一个分水岭事件,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赔偿金额本身。

案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当人类驾驶员和 AI 辅助驾驶系统同时存在时,事故责任应如何分配。陪审团认为特斯拉在两个层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技术缺陷,即系统未能有效监测到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状态并及时采取强制措施,也未能在其不适用的道路上自动禁用;二是营销误导,即“Autopilot”(自动驾驶)这一命名本身就向消费者传递了远超其实际能力的虚假安全感,诱导了过度依赖。

高达 2 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表明陪审团认为特斯拉的行为不仅仅是疏忽,而是存在“故意不当行为或重大过失”。原告方在庭审中指控特斯拉隐藏或丢失了包括事故前几秒关键数据和视频在内的证据,这可能加剧了陪审团对公司行为的负面看法。这一巨额罚金旨在惩罚被告并警示整个行业:不能以牺牲公共安全为代价来推销尚不成熟的技术。




上海静安举办“法律AI护航出海”主题活动,首发涉外法律AI产品


7月30日,上海市静安区举办“法律AI护航出海——法律科技赋能涉外法律服务创新发展”主题活动。活动由上海市律师协会静安律师工作委员会主办,全国多地律协代表及律师150余人参会。

本次活动首次融合“法律科技”与“涉外法律”两大领域,实现四项突破:

1、首发涉外法律AI产品:智法数科发布《中国企业跨境出海法律合规系列助手》,依托“3+1+N”技术架构助力企业规避跨境风险;从法科技推出《法律大模型智能助手》,支持中英双语跨境合规服务,已落地最高法、最高检等机构。

2、政企协三方签约:静安区工商联、国企孵化平台、律工委与两家法律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加速科技产品落地,赋能企业高质量出海。

3、评选数字化先锋律所:静安区司法局指导评选出10家“数字化先锋律师事务所”,推动行业数智升级。

4、五地律协共议行业变革:京沪深赣苏五地律协代表圆桌探讨法律科技对律师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5WAIC法律科技创新应用生态论坛举办,聚焦AI与法律的融合实践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律科技创新应用生态论坛7月28日在沪举行。 本次论坛由市司法局主办,聚焦"智领法律 创见未来"主题,展示上海成立全国首个法律科技协会、落地多领域法律科技产品的成果。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都来申报法律大模型、智能合同审查、法律咨询助手、司法辅助决策、电子证据存证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和落地,这些创新实践正是人工智能和法律行业融合的写照。“无论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创业者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伦理的规范、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领域都需要法律界人士的深度参与。期待二者能够双向奔赴,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法律科技产品。”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施伟东则强调面对挑战,政府、企业、法律服务机构应该携手并进。政府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完善政策体系,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筑牢防线;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与用户体验,积极与政府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法律服务机构可以立足行业需求,深度参与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合规支持,推动技术与法律的有机融合。

全球科技巨头掀起AI军备竞赛,2025年资本支出超3440亿美元



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四大科技公司近期集体上调资本支出计划,2025年总投入预计突破3440亿美元,主要用于建设AI数据中心。微软单季度资本支出将首超300亿美元,Meta因AI驱动广告收入增长获股价提振。而8月1日,亚马逊因云业务疲软引发市场担忧,股价一度下跌8.1%。分析师指出,企业正陷入"错失恐惧症"(FOMO),微软CFO称需"全力以赴抢占产能",谷歌CEO坦言投资是为应对"供应环境紧张"。苹果同期资本支出增长45%,明确将加大AI投入。







观点报告

杨茜:法律AI是企业全球化的“数字铠甲”


7月30日,“法律AI 护航出海——法律科技赋能涉外法律服务创新发展”主题活动在静安汇能大悦中心举行。上海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茜在主题活动中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正为涉外法律服务带来革命性突破。她指出:

技术赋能价值:法律AI已深度渗透跨境合规、争议解决、合同审查、风险预警等关键领域,使法律服务实现 “更高效、更精准” 的升级。这种技术变革直接回应了企业全球化进程中 “安全”与“效率”的双重痛点,成为护航企业出海的 “数字铠甲”。

协同生态构建:本次活动不仅是法律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更是“政府+法律+科技+企业”四维协同生态的实践样板。通过跨界融合,打通政策支持、专业服务、技术研发与企业需求的闭环,为上海企业高质量出海注入可持续动能。

战略意义展望:法律科技将重塑国际法律服务竞争格局,助力上海打造 “国际法律服务中心” 城市名片。呼吁各方深化合作,推动法律AI从 “工具应用”向“生态赋能”跃迁,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系统化保障。






法律适用

海南省网信办举办《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宣讲会,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8月1日,海南省网信办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举办《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宣讲会,旨在帮助互联网企业准确理解法规要求,做好合规准备。


宣讲会围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立法背景、核心条款、企业合规要点等内容展开解读,并结合案例分析,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法规要求。


据悉,《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必须添加显式水印(如动态标识)和隐式元数据(含算法版本、生成时间等),违规者最高面临全球年营收7%的罚款。


-END-


相关知识
Wolters Kluwer与 Harvey 达成合作,共享法律大数据;Grok 4官宣全球免费丨法律科技简讯 以人为本:为什么推广人工智能必须采取人性化策略? 欧盟AI法案触发法律科技成本激增;调研显示88%中国法律人已用AI丨法律科技简讯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推动全球AI合作共治;徐汇打造"AI+法律"生态高地丨法律科技简讯 加利福尼亚州司法委员会通过法官及法院雇员 AI 使用规则
得理产品
得理法搜
查看更多
法律数据新一代智能引擎
得理律助
查看更多
专为律师打造的智能助手
得理法问
查看更多
"AI+律师"一站式法律服务
自助法律服务
法律法规查询
类案查询
法律咨询

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律师入驻

得理产品

  • 小理AI
  • 得理法搜
  • 得理律助
  • 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 咨询热线:0755-26907610
  • 投稿邮箱:admin@delilegal.com
  • 公司地址:
    深圳市丨南山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2层201、210、211室
得理公众号
得理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24 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9348号
粤ICP备18045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