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上海市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任、得理科技创始人贺倩明受邀参加了人工智能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论坛暨得理法律大模型发布会,并就“AI+律师重构法律行业”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贺博士详细探讨了AI技术在法律行业的应用及其对律师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贺博士首先对当前的法律服务市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当前市场上的产品并未实现资源的全方位流通,信息流动的不顺畅导致客户与律师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互换。此外,技术支撑在提升司法体系效率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然而,法律服务市场在面对这些困难的同时,市场规模却仍然在持续扩大。在此过程中,市场对于更高效、更便捷的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进法律服务提供了机遇。

谈到此,贺博士分享了他在2018年间走访海外各大律所和法律科技实验室的经历。他发现,海外“AI+法律”项目已经形成全链条生态系统,并且新型的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法律服务企业也在市场上表现活跃。
而在国内,近年来也涌现出法律人工智能的热潮,国家司法机构已经率先推出了移动微法院、广东省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等项目。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中国法律产业的数字化已经全面启动,AI技术将重塑法律服务行业。

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对AI+法律的研究调研,贺博士总结出了AI时代法律行业的发展趋势:
1. 传统产业面临转型或淘汰,律师的客户群体发生变化;
2. 客户将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客户的需求在发生变化;
3. 法律科技公司的涌现,律师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4.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驱动精准营销模式的出现,律师的获客方式发生转变。
针对这四点发展趋势,贺博士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AI+律师解决方案:
1. 充当法律智脑的智能问答;
2. 充当数字秘书的智能文本;
3. 充当法律百科的智能数据;
4. 充当数字营销的智能推荐。

基于以上所提及的趋势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法律AI产品。这些产品构建在得理智慧法律系统的基础之上,致力于协助律师更好地应对AI时代的挑战,使得法律服务普及、惠及更多民众。通过这些法律AI产品,我们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AI+法律的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贺博士强调了在人工智能重塑法律服务行业的趋势下,律师应主动进行自身战略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性。他详细指出了律师战略转型的四个方向:组织转型、业务转型、市场转型和知识转型。
贺博士特别鼓励律师们积极适应AI时代法律产业的变化,拥抱技术、精进专业。他指出,随着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技术革命正在引发产业革命,法律产业无法置身事外。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律师们需要既继承发扬律师职业传统的专业智慧,也要具备驾驭数字时代智能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律师们才能在AI时代的法律服务市场中立足,为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联阅读:大语言模型(LLM)时代律师的战略转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