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中心
资讯动态
帮助中心
生态合作
律师入驻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APP下载
登录
免费注册
小理聊法>详情页>

小理聊法丨广州地铁“偷拍门”:警惕群体的狂欢,保持个体的理性!

2023-06-21 00:00:00





编者按

Editor's note




法律新闻社评——“小理聊法”第五期更新。本期“小理聊法”以川大女生网曝农民工地铁“偷拍门”事件为引,探讨群体狂欢下,应保持个体理性,避免不假思考的恶。欢迎大家一起加入到讨论中来,共同拓宽知识视野。


本文共1864字,阅读时间约为5分钟。




“川大新闻硕士研究生”“农民工大叔”“夏天”“地铁偷拍”,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个流量密码,但奈何“以曝制曝”却最终被“以暴制暴”反噬。群体狂欢的背后,给我们的最终警告是要随时保持个体的理性。





偷拍标题图1.png

6月7日, @注册不了张z 在微博曝光其在广州地铁8号线遇到了一个偷拍她的猥琐男,并发布了现场视频。这件事情第一眼看上去是一个女孩当场抓住偷拍者的勇敢经历,真是大快人心。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再看一眼——既然没有偷拍为什么还要曝光对方?

640 (6).jpg

▲图片源于网络

原来,事发当时大叔已打来手机相册任其检查,并澄清其并未偷拍该女子。该女子却在网络平台歪曲事实,主观猜测对方是偷拍惯犯:“感觉这个猥琐老头不是第一次作案”。该女生利用女性身份和网络资源为自己造势,站在道德制高点,试图将大叔推向网络舆论的风暴。


因舆论持续发酵,6月11日,事件中大叔的儿子邓先生不得不向警方报警,并向媒体还原了前述事件的始末。其表示:“我父亲是个农民工,当天因为工地下雨没干活,所以想在广州转转,没想到坐地铁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这件事。目前自己也联系不到发布视频的女子……这个事情在网上对我们影响太大了,我们希望她能站出来公开道歉,否则我们会起诉她。”


报警后,该名女子从东莞赶了过来,正式向其一家道歉:“对不起,请你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之前乘坐地铁时曾被盯着看过但不敢发声,这次发声却造成了误会……”“我没有想到这么多人转发这个视频,看到被转发后特别害怕有人网暴我或者阿叔,我就把视频关了。”


11日晚间,该女子在微博上发文道歉:“叔叔,对不起,我真的错了,我不该在地铁上和您确认后依然在网络上随意散播视频,并对您本人形象进行不当描述。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件事情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我郑重地向您和您的家人致以深深的歉意。因为我的过错,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此,我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并将以实际行动改正。”

640 (7).jpg

▲图片源于网络





偷拍标题图2.png

因吃瓜事件大反转,网络上最初斥责“偷拍狂魔”的大军开始调转枪口,疯狂喷射该名女子。小理关注到已经有人开始全网人肉该名女子,并挖掘其关键身份标签——川大新闻硕士研究生、保研、流量博主,甚至有疑似该名女子的同学爆料称曾被其校园霸凌,有的网友叫嚣要川大开除该女生学籍,或者严查保研手续。是是非非,错综复杂,唯有一句感叹“墙倒众人推”。现如今在微博上随便一搜索,就是一片谩骂之声。

640 (8).jpg
640 (9).jpg
640 (10).jpg

▲图片源于网络

喧嚣之后,小理看到的消息是,6月13日,该名女子被腾讯解除了实习合同。6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最新通报,对该名女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和留党察看处分。至于对该女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接受过程,经核查,四川大学表示未发现违反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的情形。

640 (11).jpg

▲图片源于网络





偷拍标题图3.png

前述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件地铁“偷拍门”事件中,实际有过两次群体狂欢时刻。第一时刻,是该名女子在网络曝光“地铁偷拍猥琐大叔”后,网友群情激奋的时刻。第二时刻,是故事反转后,网友对该女士口诛笔伐的时刻。但在这之间,到底谁在关注事实的本真?谁还能在众人声呼中保持个体理性,避免不假思考的恶?


 “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次要了。”偷拍犯罪屡禁不绝,许多受害者在网络曝光并提醒附近的人们。这名新闻专业的涉事女生就是“拿捏”了人们对偷拍行为的敏感反应,大大渲染她作为被偷拍者的气愤情绪,却把“大叔没有偷拍”这个事实轻轻带过。在当下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文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被极大增强,“麦克风”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里极有可能造成一场摧毁普通人平静生活的灾难。但当事件反转之后,群起而攻之的网友们,又假以正义之名,再次携枪带棒去人肉、去网暴该名女性,这是否又是另外一种强者对弱者的霸凌?

640 (12).jpg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前不久,针对前述新闻事件中类似的言行,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集意见稿)》规定,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或是采取肆意谩骂、恶意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的,将可能被以诽谤罪、侮辱罪定罪处罚。


正如《乌合之众》所言,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我们要努力在舆论喧嚣中保持个体的独立思考,不被“爽文”叙事煽动情绪,不盲目跟风,运用理性和智慧去发表评论,仔细辨别看到的是真“爽文”还是触犯法律的“律政文”。




- 完 -



相关知识
裁判观点 第116期 | 一文速览最新发布3批典型案例及5条裁判要旨 一图读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引》 从“红老头事件”看偷拍传播隐私视频的罪与罚丨裁判规则汇总 Clio以10亿美元收购法律数据公司vLex;“上下文工程”成AI新热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Top100人才榜单丨法律科技简讯 2025年法律行业报告(法律行业财务健康)丨会计软件与案件管理系统集成能否成为新趋势?
得理产品
得理法搜
查看更多
法律数据新一代智能引擎
得理律助
查看更多
专为律师打造的智能助手
得理法问
查看更多
"AI+律师"一站式法律服务

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律师入驻

得理产品

  • 小理AI
  • 得理法搜
  • 得理律助
  • 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 咨询热线:0755-26907610
  • 投稿邮箱:admin@delilegal.com
  • 公司地址:
    深圳市丨南山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2层201、210、211室
得理公众号
得理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24 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9348号
粤ICP备18045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