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公众号将系统整理《2025法律行业报告》系列,本期为生成式AI应用专题,下期将梳理未来生成式AI的应用,关注得理科技“法律科技”栏目,获取最新的法律科技资讯。
法律行业 AI 应用现状:
个人与机构的差异化路径

2025 年律师行业调研覆盖 2800 + 法律专业人士,揭示生成式 AI 在法律领域的渗透呈现「分化式发展」特征。数据显示,2023-2024 年个人 AI 使用率从 27% 提升至 31%,而律所整体应用率却从 24% 微降至 21%。这种反差折射出行业对新技术的审慎态度 —— 多数律所致力于试点项目或垂直场景验证,而非全面部署。
关键数据解析:
规模、业务与应用深度的关联
1. 律所规模与 AI 渗透率的正相关性

律所规模与 AI 技术的应用渗透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数据显示,拥有 51 名及以上律师的大型律所中,生成式 AI 技术的实际采用率高达 39%;而规模小于 51 人的中小型律所,相关技术应用率仅为前者的一半(约 20%)。
这一数据差异背后存在关键驱动因素:大型律所在数字化建设中已普遍部署法律专业搜索平台,生成式 AI 功能能够快速嵌入这类既有系统架构,实现技术迭代的无缝衔接。这种「系统集成优势」使得大型机构在技术落地效率上显著领先于中小型律所,进而形成 AI 应用率的规模性差异。
2. 业务领域的应用差异图谱

个人使用 TOP3 领域:
移民法(47%):高频文书处理需求推动 AI 应用
人身伤害(37%):案例检索与理赔计算自动化
民事诉讼(36%):证据整理与诉状生成
律所层面TOP3领域:
民事诉讼(27%):批量案件管理系统嵌入 AI 模块
家庭法 / 人身伤害(20%):标准化文书模板智能生成
从数据来看,员工往往会选择免费或低成本的 AI 工具进行尝试,而企业则需要通过客观的投资回报来证明在 AI 工具上的投入合理性;AI 对大量重复性工作具有吸引力,但培训需求、伦理问题以及成本等障碍,仍在限制其在组织层面的更多应用,尤其是在跨部门协同和核心业务融合的场景中,技术落地进程相对缓慢。
AI 工具的实际效能
1.效率提升数据

在效率方面,使用AI的受访者中,61%认为效率有所提升,21%认为效率显著提升;然而,16%表示效率无任何提升,甚至有2%的受访者表示效率反而下降。
2.时间节省数据

84%的AI使用者表示该工具每周为其节省了时间:其中65%节省约1-5小时,12%节省6-10小时,7%节省11小时及以上。
律所技术采购决策要素

调研数据显示,当被问及律所投资法律生成式 AI 工具的核心动因时,43% 的受访者将 “AI 功能嵌入律所现有法律软件” 列为首要因素,33% 的受访者强调供应商对律所业务流程的深度理解至关重要,29% 的受访者则表示相较于通用型工具,法律专用 AI 的输出结果更具可信度。此外,26% 的受访者关注供应商对律所伦理标准的适配性,23% 的受访者提及其他个性化考量因素。
这些数据揭示出律所对法律 AI 工具的核心诉求:既需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集成,又要深度贴合法律工作流程,同时保证输出内容的可靠性与伦理合规性。
- END -